整理人 魏良浩 魏氏企业集团 魏氏企业联合会 魏裕斌 电话:13951255758
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,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,是一个地区涌动流淌的文化血脉,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,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。文物古迹不仅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,更是区域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挖掘、维护现有文化遗迹,复建、新建文物古迹、文化景点,对唱响地方文化品牌不无裨益。 历史上的南宋抗金英雄“宿迁魏胜”与春秋伍子胥、西楚霸王项羽,被并称为“宿迁三杰”。今天已经成为宿、徐、淮、海、锡以及镇江共有的历史名片。 一、魏胜墓祠、遗址古迹分布 遍及宿迁、淮安、海州(连云港)、镇江、无锡、徐州的新沂等多个地市。 宿迁: ①宿迁城南灵杰山上“魏公祠”; ②宿迁城东南陆集附近的“魏胜墓”。 (宿迁人又在今宿迁城南30里处为他造墓(《淮阴名人小传》);灵杰山“三杰祠”建于明朝)。 徐州新沂: ①塔山上魏胜彦威公屯兵的雀儿城; ②神山上魏胜庙; ③堰头的魏胜家宅故地。(④地名“炮车”)。 连云港: ①海州古城、②塔山古道、③大伊山,魏胜迎击金兵处、 ④白虎山,海州城防制高点、⑤孔望山的抗金古城堡遗址、 ⑥宋城下的水上抗金古战场、⑦州北二十里新桥 ⑧城北砂巷,魏胜斥谕金兵处;与金军大战处,斩首不可计 ⑨石闼堰, 淮安: ① 褒忠祠,在楚州东门内。 ②清河口;③淮阴东十八里中矢坠马处。(家谱是淮阳东) 镇江: ①褒忠庙,在西津蒜山下(西距金山寺一公里,今云台); ②“山东魏胜墓”(刻木以敛)(在元时丹阳县)。 无锡: ①魏胜忠宪公墓,无锡锡惠公园里,惠山泉亭右草庵下,毁于文革后期,今名“唐宋遗址”; ②“魏胜祠堂”,在无锡祠堂一条街,新建已成。 二、魏胜 魏胜,字彦威,谥忠壮(魏氏谱记载“谥忠宪”),生于宋宣和七年八月十六,卒于隆兴三年十月初五(?),享年四十五岁,宋“山东淮阳军宿迁县人也”,他是和岳飞同时代的有名的抗金英雄。他少年有志,从小习文练武,智勇双全,善于骑射,精于刀术。 魏胜出身于书香世家。唐昭宗(889—904)时,魏谟第三子魏亨(又名魏虞),出镇南京淮安府,遂落户宿迁。魏胜就是他的后人。魏胜的父亲,“博学能文,里中以魏夫子称之”;魏胜曾祖父的祖父魏政挺,是东海太守。“乾坤毓秀,诗礼传家”(陆秀夫题)、“文章华国,今古名家”(文天祥题),书法存于《魏氏家谱》。唐宣宗时宰相魏谟,是唐相郑国公 魏征的五世孙。魏胜是魏征公的第18世孙。 魏胜“忠根于心,义形于色,誓不与贼俱生”,“山东、河北之人倡义者响应,魏胜首事于东,大河南北,盖蜂起矣!” 《宋史》载:“胜善用大刀,能左右射,旗揭曰“山东魏胜”,金人望见即退走”。大刀是冷兵器时代战场格斗的重要武器。正史对用刀武将记载得不多,几处明确记载的,魏胜就是一个。 魏胜在抗金斗争发明了“如意战车”和“炮车”,“以其制上于朝,诏诸军遵其式造焉。”军史专家考证后确认:坦克的发明,中国最早,发明人就是魏胜。 三、各地魏胜墓祠、遗址古迹资料 【新沂】: 塔山,原是宿迁与沭阳的境界处。 新中国成立后,塔山与北面的旧属沭阳的神山一起,都划给了新建的新沂县。所以,新沂县编辑了《大刀魏胜》故事,新沂谢姓画家有以魏胜为主题的作品,《新沂历史》记载魏胜为“新沂堰头人”。 《民国沭阳县志》载:塔山顶上有土城,周百余丈,高数丈,人呼雀儿城。相传宋魏胜彦威公屯兵其上。宿迁志作郭彦威,是讹误。 神山,在新沂县城东边的神山村。魏胜曾在马陵山拒守,勇截南侵的金兵。马陵山一脉的神山,是魏胜大战金兵,并且取得胜利的地方,山上曾立庙纪念。当地的百姓对此深怀敬慕之情,在其心目中,山峰也是富有神性的,被人们视为“神山”、称作“神山”。现在,用“神山”作商标、厂名、学校名称的也不少,如神山外国语学校。 在新沂,除堰头,塔山、神山,还有地名“炮车”。 【无锡】: 刺史赠节度使魏胜墓在惠山忍草庵前(志外云胜拒金殉难,立庙京口,赐葬惠山。子孙遂家无锡,后迁江阴。《无锡金匮县志》卷十二冢墓) 魏胜子魏昌,字肇锡,孝廉,封承信郎,奉旨负父尸葬于无锡惠山、二泉亭侧,忍草庵下。肇锡公在此守丧安家,并游学江南一带(《无锡县志》)。直到1956年开挖映山湖时还保存完好,每年清明扫墓不断。文革后期被毁。 “坐落惠山泉亭右草庵下庙巷南,今丈五十有五亩,折实平田五亩五分”。正中是魏胜墓,右侧是其子魏昌的墓。魏氏宗谱中有《忠宪公墓图》,详细标明了在黄公涧包围中的魏氏墓地。从图上看,墓园最高处有三棵大树一字排开,墓地有墓门、步道和牌楼,甚是壮观。 如今锡惠公园黄公涧旁的丛林里,一棵粗大的参天大树,就是墓图上描绘的三棵树中的一棵;“唐宋遗址”刻石旁,有槽痕与榫印的两根石柱,是当年牌楼的构件;“印心石屋”的石刻,更是与魏忠宪公有关,“墓图上有文字记述:辛山乙向有印墩一坐,在涧南墓门”。 始建于南宋,历经元、明、清、民国,经久不衰,这也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魏胜连绵不绝的崇敬、爱戴之情。凭吊和瞻仰英雄的圣地,竟然毁于八百多年后的文革;欣慰的是,“魏胜祠堂”,在无锡祠堂一条街,新建已成。这里,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。 【淮安】楚州: 褒忠祠,在楚州东门内,今不存(据县志记载)。 “乃令步卒居前,骑为殿,至淮阴东十八里,中矢,坠马死,年四十五。”《宋史》本传 :“仍俟事定更祠于战没处。” “先于此(镇江)建庙,候事定更建庙于楚州。”《宋会要辑稿-清-徐松》 【海州】(连云港): 白虎山,曾是抗金战事间扩大海州城防时城内的制高点。 孔望山,抗金古城堡遗址 900年前,这里曾作为海州保卫战前线的要塞,是抗金英雄大刀魏胜,指挥义军击退三十万金兵侵扰的大战场。魏胜率领义军加固城墙,构筑工事,抵御金兵,所以孔望山又称巡望山。
西侧城垣及东侧北部城垣基本完好。宋代在孔望山建的古城墙周长2700米,有东、西两门。 宋城下的水上抗金古战场遗址(孔望山北侧山麓) 海州抗金保卫战的胜利,一个很关键的条件是水陆联合,南宋李宝水师从海上救援。完颜亮率领的30万精兵从孔望山北侧悬崖下的海上强攻登山,李宝水师从水上包抄金兵后路,围歼金兵,终将完颜亮击退。 大伊山古战场 |
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湖南魏氏
( 湘ICP备18018658号-1 )
GMT+8, 2023-2-5 05:05 , Processed in 0.097073 second(s), 15 queries .